日前,《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1)》发布,,报告调查历时7个月,覆盖全国19个省份80万城市居民,旨在对我国30-85岁城市居民养老服务需求进行大数据画像。
根据报告对“养老方式选择”的调研结果,城市居民对未来养老模式的选择上,居家养老是基础且目前占据主要地位,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比例将逐渐提升。
其中,过半数受访者(52.9%)愿意选择在家养老,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家人照顾或将家里按照养老院的配置进行同等的适老化改造,同时由专业机构提供上门服务。报告认为,在家养老相比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有更熟悉的环境和人,生活更舒适,目前在家养老的“居家养老+上门+专业化”的服务需求趋势已非常明确。
然后有20.6%的居民愿意选择到养老机构养老。调查显示,年轻人群(70后和80后)对机构养老接受度更高,未来机构养老需求将增加。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发展相对成熟,现阶段人们选择机构养老的原因更多是出于刚需,机构可以提供更专业的照护和医疗服务。
同时也有26.5%的居民也愿意选择社区养老。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选择社区日托形式,即晚上住在家里,白天在社区照料中心;或选择社区全托形式,即住到家附近的社区照料中心。在养老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社区养老要提升护理人员专业度,提高智能水平。
以上报告显示,调查对象中,52.9%的人选择居家养老,26.5%的人选择社区养老,20.6%的人选择机构养老,机构养老人占比相较于人们心中的占比提升巨大,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1、养老机构发展,观念的改变。十几年前,机构养老处于发展的前期,服务体系和专业度尚待提高,加上人们思想观念认为,只有被拋弃的人才会去养老机构,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去选择机构养老,而自2013年养老产业元年开始,至今年,养老产业发展了八年,这八年养老机构的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健全,专业度不断提升,不少养老机构已经成为老年人养老的理想之所,养老机构已经逐步改变,拥有更专业的的养老服务,所以选择机构养老的人也越来越多,愿意到养老机构养老的人也越来越多。
2、、新时代,新观念,新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思想观念的改变,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已经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我们还是以以前的养老观念为主,最终将会成为制约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障碍,所以我们在设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时,要及时根据最新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发展养老服务业,并及时更新养老服务的基础支撑和理论体系,才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